一·成员介绍
组长:郭子豪
副组长:种悦天
成员:张普松,单翔宇
指导老师:张挺。
二·作品
因为本届比赛的主题是“标志性建筑还原”所以我小组选择了北京的天坛。
天坛由28根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 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天坛面除中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确,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 如此丰富的学问。
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三·设计过程
首先,是底部,我们先画了一个直径是200mm的圆,再拉伸7mm的高度。接着做出了一组栏杆,再利用阵列做完了底部。接着我们做祈年殿,祈年殿有八个出入口,我们先做出来3个十二边 形用放样做出了主结构。再用草图画了一个200mm的圆,通过拉伸做出了房檐。
这样整个祈年殿就设计完成了。
四·设计难点
1 ·在设计天坛的碑铭是我小组想的是直接一体打印但不符合我小组的意思说以我小组分开打印碑铭,
2·整体打印模型太小,细节显示不出来:将整个模型重新组合进行切分,以各部分分解。
五·总结
丰富我校3D小组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高3D小组综合素质和对3D的关注度,锻炼3D小组的探索,以后我校3D小组积极参加3D私塾官方举办首届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努力创办参赛作品。
作品展示
一·团队小组在讨论制作过程
在讨论
二·3D打印中
在打印
在调整
在调机
三·作品完成
3D私塾:提供最新 3D打印 产品新闻、软件下载与技术交流,了解更多3d打印原创内容请关注3D私塾。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